村网通总站 大窝村 345984.nync.com 欢迎您!
2017-08-16 今日岭背
大窝村位于岭背圩西南部,村委会设在老屋场,距镇政府2公里。东与岭背村相连,南与东坑村和贡江镇黄金村隔河相望,西与金星村交界,北与长富村毗邻。辖12个村民小组,全村总总户505户,人口2466人。有耕地面积1325亩,林地面积3606亩,地域面积4平方公里。
在岭背有几个耳熟能详的古村落,如谢屋村和石溪圳自然村,然而,许多人不知道的是,在大窝也隐匿一座古村落,那就是长滩自然村。
长滩自然村位于大窝村,东、南临梅江,西北方向穿山坳而入的水泥公路,是村庄对外的主要通道,穿过山坳后豁然开阔,整个村庄尽收眼内。
村庄呈椭圆形,处于小丘陵地形,小山与农田相间,溪水绕村前而过。民居随临江山埂成带状分布,长达近千米。
村庄全境位于湿地公园内,村内无厂、无矿,无污染,生态保护完好,气候宜人,生态环境原汁原味,村中数百年的古民居、祠堂成片相连,古枫香、古石拱桥屹立村口,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。
根据当地孙氏族谱记载,北宋宋微宗年间,孙氏先人世肈公自宁都青塘迁入于都岭背。明神宗万历年间,孙公前山(字积秀)迁入长滩,以租种原居谢、罗、王三姓人的地为生,人口繁衍极快。至明朝末年,一百年间,人口达到数百人。遂开始沿路外迁人口,现大窝村(全部)、长富村、岭背村(大部)孙姓为前山公后人,总人口已超过4000人。原居的三姓人口减少、外迁,至清末,全部迁出,长滩居住人口,均为孙姓。
时至今日,每逢春节、清明,迁出的孙、谢、罗姓子孙,返回长滩寻根祭祖,常多达数百人之多。
村中古民居集中连片,颇具规模,蔚为壮观,现保存完好的南式古民居达9座,古祠堂4 座,多数为抬梁式砖木结构,建筑工艺精湛,古色古香,民居特色鲜明。现存的4座古祠堂分别为前山公祠、茂林公祠、芳英公祠和海源祠。
▲前山公祠
前山公祠,原为谢姓祠堂,于清光绪年间改建为孙姓前山公祠,民国十九年毁于火灾,民国三十一年重建。
▲前山公祠
茂林公祠,建于明崇祯年间,几经修葺。茂林公子孙主要分布在长滩下屋、佛前排等地。
▲茂林公祠 ▲芳英公祠
芳英公祠建于清朝乾隆年间,于上世纪末重新修缮。芳英公子孙主要分布在长滩门前、大窝内、长富村、岭背村。
▲海源祠门楼
海源祠原为罗姓祠堂,门楼为初建原貌,有四百余年历史。
村内的古民宅亦是瑰丽无比,高高翘起的檐角,精美又气势不凡,青砖灰瓦,连结成片,纵然现在已无人居住,但门沿、窗户上所有的装饰图案,雕刻工艺都让人叹为观止,这既显示了孙氏祖人拥有丰厚的财富和对艺术的追求,也展示了古人们精湛和高超的技艺,让我们能尽情想象当时的兴盛与繁华。
▲孙青华民居
在众多古民居中,孙青华民居保存较为完好。孙青华,名中美,字青华,为清授贡生。其七十一寿辰时,江西赣南道尹邰启贤题赠《福备箕筹》。其对地方公益事业多有贡献,民国初年捐款建设昌村中学,修前山祠。
▲孙青华民居
除却让人思绪翻飞、引人不断遐想故祠堂和古民居,似乎村中的每一景一物都有传说和故事。祠堂前原有7 口水塘,成北斗七星形态布局,意为聚财避凶。
令你意想不到的是,这里的一块石头也大有来历。据说是冰川运动遗留石头,因内有动物化石,还传说产金鸭子。
而村口的古石桥,传说是一把锁,锁住好运和财运,世代保佑村民积聚财富。
古枫香则是公认的镇村之树,保佑村民健康长寿,四季常青。
长滩自然村,所处地理位置特殊,既相对封闭,环境幽静,又视野开阔,景色优美,让人心旷神怡。走在古村落里,仍能感受到耕读为本思想、崇文重教传统的濡染。古人有云:“万里风云三尺剑,一庭花草半床书。”寥寥数字,把普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境界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如今走在大窝村的乡间小道上,令人神清气爽,心旌荡漾,这个原本朴实无华的古村落,也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变得越发灵动起来。村里12个小组的通组路已硬化完成8个小组,剩余4个小组的合计3.5公里也已规划在年能完成硬化。
正在建设中的文化广场与长滩古建筑群交相辉映,错落有致,全部建设完成后将成为大窝村的新地标。
蓬勃发展的产业是大窝村人新时代下勤劳致富的新征程。依托江西栖岭农牧农业有限公司发展肉鸡养殖也,并成立金山富民合作社,建设标准化的肉鸡养殖基地,推动本村产业发展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
▲肉鸡养殖基地
山下养殖,山上种植,利用本地优质的气候条件,还在山上发展起了红心蜜柚种植产业,正真做到多途径的增收创收。
▲红心蜜柚基地
除了产业得到大力发展,在社会保障方面也不断完善,大窝村的保障房让以前住破旧危房的贫困户有了安心舒适的住所,不再担心风雨的侵袭。
▲大窝村的保障房
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大窝村,“古风古韵古村落,新貌新颜新故乡”大概最合适不过了~
▲大窝村新貌
林茂幽篁里,村居院向阳。
冬煦暖,夏生凉,小康户户家余粮。
耕读衍后世,忠厚度时光。
宅第祥,邻里睦,天风浩荡碧水长。
乡友邻居,古稀耆老寻常见,
大街小巷,叟妪耄耋放眼量。
小楼掩绿树,茅舍映白墙。
如画山川红胜火,霞光绮丽俏夕阳。
莫笑观者痴,乡愁万里长。
心生羡,漫思量,新潮百倍旧时光。